852-2302 1893852-6583 9036852-6583 9036



健康资讯




test8_1024.jpg

日間手術近年發展迅速,病人的接受程度亦日益增加。在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的情況下,大量病人要入院救治,是否可以將更多手術改以日間形式進行,集中醫療資源應對疫情?又可減低住院的交叉感染風險?

推出日間手術的原意,從醫療機構的角度而言,可減省住院設施及醫護人手,醫療資源的運用可以更有效益;對病人來說,術後可以留在家中,較舒適自由,甚至可以兼顧部分工作或繼續照顧家庭。誠然,日間手術對雙方都可以節省醫療開支。

但不是任何病症都合適採用日間手術模式,以下是必須考慮的主要原則:

  1. 手術的安全性
  2. 手術的複雜程度
  3. 病人術前術後的護理
  4. 手術帶來的不適或術後副作用

割粉瘤、脂肪瘤都是基本的日間小手術,而近年發展得較快較多的日間手術或檢查項目,包括照胃鏡、腸鏡,白內障手術等,手術複雜性一般不高。但若涉及大量出血,可能需要輸血,或會引致發燒、發炎等風險,若出院後沒有醫護人員的適當料理,病人隨時有生命危險,一定不會考慮日間手術。

病人方面,要考慮的因素包括:年齡、病情、有否涉及其他病患等等。若病人血糖高,要嚴密監察血糖水平;若血壓高,術後有機會出現出血中風的併發症。此外,病人的家庭支援以及家居環境亦在評估之內。例如某些手術會對病人帶來較多痛楚,或者行動不便,若病人獨居,術後缺乏家人照顧,都未必適合採用日間手術,要改為住院。

須嚴格篩選病人

近年外科醫生亦有進行較「另類」的日間手術,包括:痔瘡、甲狀腺及膽囊切除,但必須更嚴格篩選合適的病人,要選擇較年輕,體質較強健,術後出現副作用的機會較小。

日間手術進行期間,會按需要為病人進行麻醉,可分為區部或全身。前者病人術後毋須特別休息即可回家,後者至少要休息兩、三小時,沒有嘔吐不適等反應,可由家人陪同離開。至於半身麻醉,因下肢恢復需時較耐,術後要六至八小時,雙腳才有力行走,日間手術中心一般不會採用。

隨着醫療技術、儀器及藥物的發展,市民關注個人健康,更願意接受身體檢查項目等因素下,日間手術會成為醫療趨勢。但筆者希望提醒大家,日間手術並不比住院手術更輕鬆簡單。事實上,醫生在術前術後進行的評估及準備,比住院手術更要慎之重之,再加上病人的配合,才能確保日間手術可安全進行。

撰文 : 邱錦榮醫生 外科專科醫生、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、香港外科醫學院院士、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(外科)、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士

欄名 : 都市診療室


P4_1024.jpg

「夜夜笙歌、秉燭夜談」令人羨慕?但若家中長者經常半夜三更不眠不休,起床唱歌,對著腦海中的好友大聲說話,弄得家人日間無精神上班,還要面對鄰居投訴,箇中苦況不言而喻。很多人以為長者年紀大,變得難相處,往往忽略背後真正原因,令到腦退化症延誤診治。

腦退化症的成因有許多方面,例如血管退化,中風後引致機能衰退;遺傳基因引致的早發性腦退化;頭部曾受創傷,亦有較大機會出現腦退化。本人亦曾見過有中年男病人撞傷頭部入院,傷勢並不嚴重,住院時一切正常。數月後家人卻發現他在垃圾桶檢食物吃,他更在短時間後,完全喪失自我照顧的能力,最終需由院舍照顧。

病人可能呈現多種不同的表徵,初期家人未必察覺,直至病情漸趨嚴重,病人行為怪異,無能力照顧日常生活,家人才驚覺問題。最常見是忘記熄火、多次煲乾水以及忘記帶鎖匙;外出後忘記回家的路,要報警尋人等。有長者日漸消瘦,向牙科、耳鼻喉科及營養師求醫,仍然找不到原因,最後才發現腦退化導致長者自我照顧能力衰退,根本沒有適當進食,導致營養不良,口腔潰瘍。部分病人情緒會出現問題,可能有幻覺,經常疑心有人想害他,懷疑家中傭人偷錢等等。

藥物治標不治本

腦退化症有多種成因,要專科醫生詳細診斷才能找出可醫治的病源,例如甲狀腺機能低、腦積水、缺乏維他命B12等問題,均可能引致腦部提早退化。

而病人一般診斷為腦退化後便被認定為不治之症,情況只有越來越差,十分絕望。若果找不到可治的病源,腦退化症暫時未有根治方法,醫生可處方乙醯膽鹼藥物,減慢病徵惡化,但病人服用一段時間後,漸漸效用不大。醫生亦可處方抗抑鬱或鎮靜劑等精神科藥物,緩解病人情緒,以及減少病人思緒紊亂引起的行為問題。

此外,針對個別病人情況,例如常壓性水腦症,可由腦神經外科醫生進行手術,將腦水引流至腹腔,有助病人改善步行,以及解決失禁問題。對於一些腦血管病,醫生可處方阿士匹靈,減少病人中風機會。總括而言,藥物治標不治本,屬於輔助性質。坊間聲稱可以補腦的食物補充劑,暫時無確切的科學證明有效。

要幫助腦退化症病人,除了醫生提供治療,週期性的評估,家人及社區的支援非常重要。家人要理解,病人是無法控制自己,並非故意做出怪異行為。大家亦要明白,家人長年累月照顧腦退化症病人,並非易事。筆者期望,在醫生、家人及社區三方面配合下,可以及早為腦退化症病人診斷、評估、治療,並進行合適的行為及認知訓練,讓病人的精神及身體機能保持良好狀態,延緩腦退化的進程。

撰文 : 黃志強醫生 神經外科專科醫生、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、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(外科)、香港外科醫學院院士

欄名 : 都市診療室



長者頭部受傷,破傷性較多,可能會有血塊增多,或肺炎、褥瘡等併發症需要醫治,以致需要較長康復時間,神經外科專科醫生黃志強建議家人宜小心照顧長者,防患未然。而長者亦應該增強危機意識,行路時放慢腳步,及使用拐杖作輔助。

#頭部受傷 #血塊增多 #肺炎 #褥瘡 #神經外科專科 #黃志強醫生



撞到或跌親,頭部受傷,怎樣去判斷情況屬於輕微還是嚴重?

神經外科專科醫生黃志強講解不同的情況應如何處理。他特別提醒大家,有些頭部創傷,表面沒有流血,看來輕微的個案,可能藏著嚴重隱患,存在令傷者事後休克甚至死亡的危機。因此每一個頭部受傷的個案,均需小心處理。

#頭部受傷 #休克 #神經外科專科 #黃志強醫生


117244106_2343528999283205_864482362536008561_n-1200x800.jpg

常言道人生三大事:「食得、瞓得、屙得」,當中最後的「屙得」,小至BB,大至老人家都備受困擾,每日為能否順利的去廁所而煩憂。

要談健康的大便,最重要就是了解大便次數。相信不少人都有「便秘」煩惱,傳統的說法是,多過3天不能排便就是便秘,近年來相關的定義已改變,不再用日子來區分,即使每日都能去廁所,只要每次排便時都感到辛苦、用時很久,已算是便秘。

大便次數改變要注意

其實每個人的大便次數習慣也不一樣,有些人一日一次,有些人則是兩三日才去一次,這些一般也算正常情況,值得留意的,是大便次數習慣有沒有突然改變,例如每天大便一次的人,忽然變成4日一次,短期改變可能是偶爾的腸胃不適所致,但若持續了至少兩三星期,便有可能是更嚴重的病症,例如是大腸癌先兆,需小心處理。

了解大便次數之外,亦有一些大便特徵要提高警覺。第一類是「屙潺」,即大便上有否黏性分泌物。其實正常的大腸腸道會有黏膜保護腸壁,當黏膜分泌多了,便會經大便排出來,形成一些白色、透明狀、「滑潺潺」的黏液,有時腸胃炎發作,會較容易「屙潺」,但很快便會康復。不過,若是生了瘜肉或是腫瘤,腸道為了助大便排出就會產生更多黏液,因此如果察覺大便有異樣、長期「屙潺」的話,便要多加留意。

長期屙爛屎或生腫瘤

另一類是大便鬆散、稀疏不成形,即是俗稱的「屙爛屎」。屙爛屎可以是很多原因所致,例如吃錯東西、細菌感染,但有一個情況要特別注意,如果長期屙爛屎,有可能是因為有腫瘤令腸道收窄,使大便堆積於腸道內,然而大便容易細菌增生,排出時就會分解並形成屙水、屙潺的徵狀,愈後期的腫瘤,這種徵兆便愈頻繁。

大腸癌是本港頭號癌症,年長者患腸癌風險會較高,但年輕人也會患腸癌的,甚至最年輕患者只有10多歲而已,因此無論什麼年紀,也不容忽視其風險。

想「屙得健康」,自然要從生活習慣做起,多菜、少肉、多運動,另外還有一個「開大」時的「小貼士」,在坐廁前放一張小櫈子墊高雙腳,腸道會因角度改變而放鬆,排便時可順暢一些,這個方法既簡單,對身體又沒損傷,建議各位大便有困難的朋友們,不妨一試!

撰文:邱錦榮醫生 外科專科醫生


84495962_2295833490719423_6674522170330185728_n-1200x675.jpg

來看腦神經專科的病人,通常是中風、腦腫瘤、腦血管病和腦創傷等嚴重問題。常理上,患者和家人最希望醫生能夠「治癒」疾患,但從醫生角度,最希望卻是「預防」。不過這種「預防」跟一般人所想的大有落差,筆者行醫多年,發現很多人都想藉着進食補健產品來預防疾病,當中跟補腦最有關係的就是Omega3魚油和銀杏。究竟這些補健品是否真有神效?

藥物有利有弊

誠然,很多腦科病需要動手術,例如神經綫被壓住便要鬆開,或者長了腫瘤旳話,就要移除;大部份手術的最重要目標,是要減少對腦部的破壞。惟用來治療病變的藥物,卻沒有太多選擇。例如老年失智症,最好能有增強記憶或認知的藥物,但現時仍沒有什麼藥物經臨床實驗後,有令人信服的療效。而且不少腦科藥物都有副作用,可能影響情緒。

迄今,醫學上對人體腦部的認識仍然有限,若妄想服用某種食物或其濃縮產品,就能扭轉腦科病變的想法,與現實相去甚遠。須知當今很多藥物提高了身體內某種功能,也抑制了某種功能。例如嗎啡能鎮痛,但也抑制呼吸功能,著名歌手米高積遜就是因為服用過量去世,連精練過的藥物,很多時候都未能精準地控制藥效,又何來會有一服見效又無副作用的保健產品?

再者,研究單一藥物在進入消化系統後的吸收、代謝等已非簡單,何況是成分複雜的食療產品。大眾要知進行這些代謝研究所費不菲,連大藥廠也吃不消,小廠商又怎可能付擔?至於補健產品的成效更成疑,很多在廣告鋪天蓋地宣傳的成效其實是由開發商支持的所謂研究,內裏大多是軼事報告,個別案例等,很少由有公信力的研究單位做的雙盲對比研究。

巿面上很多Omega3補健產品,聲稱對心血管有好處,能減少中風,但經歷多年的臨床實驗,仍未有實證可以扭轉身體情況,反而食魚則對人的健康有好處。與其食用補充劑或提煉出來的產品,為何不直接食魚?

坊間亦有一些含銀杏補健康,聲稱可以增強記憶,但銀杏早在幾十年前已用來製作補健品,如果真有實效,就不會直到如今,仍只停留在「補健」的層次。

預防勝於治療

除了補腦產品之外,也有不少病人問及葡萄糖胺的藥效。葡萄糖胺已成為很多人的骨關節補健品,有腳痛的病人曾向我大讚其神效,他說服用之後,翌日骨關節痛楚立即消失,並且健步如飛。按理,保健產品應是幫助關節慢慢修復,刺激人體分泌更多關節潤滑液或修補軟骨,以減少磨擦,若痛楚立即痊癒變好,當中想必有可疑,最常見的是產品內含有消炎作用的西藥成份,才有如此快速的紓緩效果。由於這些產品並非以藥物聲稱,普通人實難掌握當中的實際成份。然而,若果產品含西藥成份而服用者不知,後果或很嚴重。例如胃出血、心臟病等。長期過量服用風險更高!其實,要身體健康是沒有捷徑的,但現今人類卻趨之若鶩。最好的方法還是作息有時,勤做運動,多動腦筋以及保持情緒健康,預防往往勝於治療。

撰文:黃志強醫生
欄名:都市診療室


© Paragon Medical Centre. All rights reserved.